“假日七天,去香港还是去欧洲?”年节将至,旅行社开始连篇累牍打广告,休闲会馆释出诱人的优惠信息。都市人期待过年,更多的是期待“黄金周”,可以休息,可以出门散心。
如果身在外地,很多人都千辛万苦赶回去,与家人团聚。俗语“有钱没钱,回家过年”,体现出对团聚的强烈期盼,但如果真的“没钱”,“回家过年”也许真的只能是个“期盼”。
二十年前,敝乡有个村民在外地打工,连张回程的车票都买不起。据他说,自己在风雪漫天的除夕之夜,只能朝着家乡的方向,磕上几个头,就当给老爹老妈拜年了。
此情此景,何其心酸!现在回忆起来,当事人依然抑制不住要哽咽半天。“找点空闲,找点时间,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。带上笑容,带上祝愿,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……”经历过物质贫乏、生活磨难的中国人,应该可以感受到这种柔情的来之不易。“你为什么这么高兴?都赶上过年了”。潜意识里,人们是把过年和快乐划等号的。
雪天路滑,两辆出租车撞上了。司机狼狈地爬出来,急赤白脸直奔对方。旁边一个老人说:“快过年了,老婆孩子在家里等着呢,大家都保持个好心情!”一句话,两个年轻司机止住了脚步,心平气和找来交警,处理完事故,互相握握手,各自回家。如果不是因为过年,两人也许拳脚相加了。
年是一种期待。对物质的期待,对“休闲”、“团圆”、“温暖”、“快乐”的期待,对更多美好的期待,都集中在“过年”上。所有与此相反的字眼,都被放下了。
“年”仿佛见证者,把我们走向幸福的过程一一摄录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