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时代和人生看中国的高房价
核心提示: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高得接近发达国家,并且这一趋势正在向二线城市扩散。高房价引起中国社会的巨大争议,本文想从时代及人生的角度探讨一下房价的复杂。
毫无疑问,高房价使一部分人获利,又使一部分人变得艰难。换句话说,高房价奖励了2007年以前买房的人以及在这之前通过国家福利分到房子的人。那么他们都是什么人呢?
商品房购买高峰大致发生在2000年至2007年,2008年底到2009年初抓住机会在房产市场上成功投机的是少数人。在新世纪前,单位分房是主体。当年的分房是非常痛苦的过程。几乎所有人都有过等待分房的漫长经历。大量购房的那几年,人们花掉了个人乃至全家的全部积蓄。而且绝大多数人都向银行贷了款。今天看来,贷30万、50万,不是很大的数字,但在本世纪初的头几年,人们的工资比现在低很多,大家对从银行贷款的心理承受力也很低。虽然现在回过头去看,当时“买对了”,但由于他们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上的第一批购买者,既无经验又缺钱,他们当时都承受了以往中国人从未承受过的压力和风险。
今天在一线城市已经买了商品房的人,大多在30岁以上,有两套房的人,年龄要更大一些。在二三线城市,情况相类似。二十几岁就买了房的人,用的主要是父母的钱。而今天三十几岁甚至更大年龄的人,虽然有人成功有人不顺,但总体看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最近一二十年不断加速的建设者。高房价可以看成是中国高速发展的红利,意外落到这些人头上。正是这些人推动了中国工业化,启动了中国的产业升级,把中国基础设施带向了一个惊人的高度。他们还拉近了中国信息技术与世界的距离,向前推进了中国现代国防。整个中国值钱了、贵重了,而中国的大价值通过房价的末梢流向民间,在改革开放接近30年时,成了意外发给大多数人的“年终奖”。
现在看来,这笔红利发得有点突然、有点猛。如果房价每年缓慢上涨,社会保险等其他福利跟上得较快,全社会接受起来会更容易。但中国的事情就是缺少完美,“年终奖”发下来,没得到的年轻人立刻高喊不公。得了奖的人,由于提前没有说好规则,也互相比你多了我少了。真实的情况就是如此:高房价是在没有预期、没事先商定规则的情况下,向过去30年、尤其是改革开放加速期建设者发放的红利。
今天二十几岁的人怎么办?年届三十、成了家,但却没有房的人怎么办?我认为,中国必须再有一个持续十几年,甚至三十年的高速增长期,这些年轻人是下一个中国奇迹的建设者。只要下一个奇迹出现,他们就一定能够收获自己的红利。
首先中国必须继续高速增长,创造新的财富,这一切就取决于今天的年轻人。如果中国出现停滞,社会精力必然集中到重新分配现有财富上。中国社会将因此激化矛盾,不堪痛苦。只要中国发展继续加速,未来的财富就会大于今天的财富,今天的年轻人进入中年时,就会比父辈更富有。过去30年,中国每一代人都比上一代更有钱,就是中国发展不断加速的结果。邓小平18年前说“发展才是硬道理”,真是几千年来中国人说出的最精辟的一句话。
一代人应有一代人的福,也都有一代人的苦。让今天的年轻人把眼光放远,对未来有信心,挺难的。但其实前代的年轻人也都是困惑着过来的。未来的红利是什么,今天确实很难看清,但它很可能超越今天中国人对房子的追求,很可能包括更好的医疗保障、更发达的教育体系、更人性的休假制度等。今天中国人对房子的集中追求或许会松弛下来,有一套想两套三套的情况将从社会主流追求中淡出。还记得20年前吗?当时城里人都笑话农村人,说他们有了钱就盖房。今天欧美人看中国城里人买房子的那股劲,就像我们当年笑话乡下人一样。我们真的很土!看看京、沪的楼群里,晚上亮着几盏灯,空着多少房吧。只有改变观念,才能最终缓解中国房市的压力。
目前,80后一代抱怨较多,笔者理解他们,其实每一代人都抱怨过,但历史总体上是公平的,这也是真的。
▲(转载自《环球时报》 作者:易古,北京媒体人。)